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顯示從 2016 起發佈的文章

下午開始的一場雨

這是這幾天朋友、常客還有寄售點幫忙回收的瓶子,要用熱水煮大滾後,再一瓶一瓶的撕除標籤,之後還要每瓶刷洗,乾掉的豆漿漬非常難洗,這份差事很麻煩也很枯燥。但是不用製造出無窮盡的塑膠瓶,我還蠻樂意的。 離題了,其實是今天擺攤有感,因為今天下午暴雨連連,我和隔壁攤位正對雨勢,沒多久攤位幾乎全濕,雖然展示架上擺的都是樣品,但一些紙製品就毀了,主辦方提供塑膠布擋雨,我和隔壁攤趕快想辦法遮雨,可是塑膠布是大藍色,一蓋上去,整個攤位就擋住了..........。其實擺攤遇到下雨不打緊,我倒是很自在,淋點雨也蠻舒服的。 但今天最讓人感動的是,下午雨很大,有很多朋友冒雨前來購買昨天才PO的新產品『紫芋地瓜豆漿』,看到大家撐著傘特地前來跑一趟,而且花博公園好大,有許多讓人眼花繚亂的市集,很多人都是走到最後才發現我們擺攤的位置,還有客人開玩笑說是因為這次是邊緣人市集所以位置才這麼邊緣嗎? 不論如何,今天謝謝每個來買豆漿的朋友們,雖然下雨讓攤位看起來很狼狽,無法提供良好的服務(拿試喝給客人還要小心不被雨滴到),因為你們的前來,讓這場下午的雨變成一個特別且愉快的回憶,謝謝你們!! *下雨已經狼狽到我都忘記拍照,為了要把塑膠布和攤位拉出距離,只好把冰桶搬出去,把塑膠布的一角綁在冰桶上,那個畫面實在太好笑,若有客人要買,我都必須跑出攤位拿豆漿給客人。 *這次的季節口味豆漿,是想嘗試看看無加糖口味(之前都有加糖),理想狀態是希望可以讓地瓜甜味更明顯,雖然覺得比例還要再調整,但今天為止試喝過的反應都還算良好。 *關於新的瓶身標籤,之後再寫一篇文章介紹~。

颱風後

(想不到兩年過去了,使用的黃豆種類增加這麼多) 趁著颱風剛走,整理一下被颱風餘威掃到的廚房,掃去透過關不起來的氣窗跑進來的灰塵、樹葉,順便一鼓作氣打掃整間工作室。其實我發現有有點潔癖,只要工作室地板踩起來有點灰灰的,我就感到不安,再累都要找空掃一下,還好地板是老式的磨石子地板,清掃還算容易。 搬到新工作室滿三個月,覺得一切都需要重新適應,不光是工作流程,這段時間所有的所有都在變化,無法像之前一樣常常擺攤,收入馬上少了,所以需要思考別的方法,結果想來想去卻讓自己陷入死胡同裡,甚至有些不開心,開始思考這樣下去是對的嗎?但目前也沒有餘力請人手幫忙,先暫時撐一下,至少在 Pinkoi 上架了,也開始嘗試集中外送時間,不這麼常跑來跑去,畢竟網站不會憑空爆出一堆人來買,也需要花時間經營,必須花更多時間思考其他的可能性,甚至考慮請機車快遞的可能。想著想著,一切好像必須從頭從新開始。 成立這個品牌近兩年,其實都一直在試,除了試產品,也在試品牌的調性、給消費者的感覺,或者自己想傳達給消費者的東西是什麼。從口味、包裝、成本、呈現的色調、銷售方式,無一不試,慢慢微調,因為我沒有團隊,沒有資金,感覺像是用最原始、最慢的方法去琢磨,好在有許多人的支持與幫助,總算是存活下來了。不過回到當初,我選擇用最傳統又費時的方法煮豆漿,不買四、五萬且不會煮焦的煮漿機,坊間泡豆完脫渣後只要煮一次就好,我硬是要連渣用爐火煮滾,脫渣後再煮一次,雖然是看書學的,但我相信味道絕對不一樣。所有和這個品牌有關的一切,好像也是這樣,總是有個原則在那,用最小的資源,達到最大的效益。 雖然現在社群網路是不得不做的課題,但據以前的工作經驗,讓我自己不喜歡社群網路,覺得那些數字化的東西非常虛(所以從不會花錢買廣告),數字並不能傳遞豆漿的香味與口感,所以我只把它當輔助工具。再回到這個品牌的初衷,本來就是一個最接近傳統的樣貌,從煮豆漿開始就是(如前述),選用玻璃瓶是因為它可以殺菌,可以重複使用,在塑膠不普及的年代,玻璃瓶是非常實際的。我不敢說傳承這種偉大的話,我只是相信親手做的有它的價值在,只要與效率的平衡拿捏好,並非不可行。 我明白這是個每天都在變化的時代,但我相信許多的許多,都只是形式,形式絕對會一直變,我也樂於嘗試,但初衷不變。也許以成功品牌的標準來看,這個品牌並不及格,但目前我

存在感

(使用高雄選十號與新竹蒸菁綠茶的「蒸菁綠茶豆漿」) 其實成立田中豆製以來,一直有很多值得寫下來的事情,不管是大是小,是喜是悲,是愁或怒,都是一段意想不到的旅程。新工作室拖了很久,從空蕩一片到現在一個完全屬於自己的空間,且稍微流暢工作,當初自己都沒有想過會變成現在的樣貌。 現實的壓力當然很大,不過適當的壓力,大腦卻能蹦出以前沒有想到的想法,所以接下來會嘗試一些不一樣的銷售方法,來穩定現實壓力,去試試看有沒有更大的可能性。現實的確逼迫人,但如果能在不違背自己的意願與初衷底下,未嘗不可。 談到初衷,當初想到豆漿這個飲料,一方面是自己很喜歡喝,想要嘗試看看有沒有不一樣的可能性,漸漸地做著做著,好像也為它投射一些自我個性進去。 仔細想想,豆漿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扮演稱職的配角,也就是早餐飲料,大概和早餐店中冰奶是同等級的,後來看了相關書籍,豆漿的源頭-黃豆,除了營養價值高以外,也是個非常好的配角,與許多食材都可以配合得很好,且不會搶掉其他食材風采。 我從以前就很明白,自己適合在團體中擔任溝通協調與磨合的角色,不會是受到矚目的領導者,雖然現在越多人關注似乎已經變成一個成功指標,那也不是我想要的人生樣貌。和豆漿一樣,它不會是早餐的主角,卻是一個不能忽略的角色,不過也不一定要天天喝,偶爾換換口味也行,豆漿與我的人生,大概就是那樣的存在感。 說真的,我還蠻享受這樣的存在感,加上搬家後,工作室與居住結合,我能隨時調整工作與休息的時間,雖然大部份時間都和工作有關,但至少馬上可以回到一個可以讓自己放鬆的空間。 現在首要的是,一步一步做好每一個細節(雖然有時候貼標籤時很沒耐心),我也不想一昧追求商業上的成功(不然我也不用雙手攪拌到肩膀受傷),也不想每天在 facebook 上大肆嚷嚷這豆漿多好多好,因為我們每天都要接收幾百個來自於 facebook 專頁的訊息,隨隨便便就被淹沒。雖然現在創意市集擺攤越來越不容易,但如果有機會,我期盼大家,來攤位試喝豆漿,真的喜歡再買。(當然,多買一兩瓶回去給親朋好友也很好) 另外,豆漿布丁測試中,通路販賣規劃中,更多的可能性持續嘗試中...…。

休日公告

(照片為工作室一角) 雖然不願意,還是必須作出這個決定,因為左手與背部累積出來的傷已經到了靠平常保養也趕不上復原速度的狀況,加上工作室搬遷進度嚴重落後,以及搬遷後的製程調整,這個週末擺攤結束後,田中先生必須稍微讓手臂休息一會兒,專心搬家、調整製程與研發新品,接下來的訂單會統一於「六月一日」後開始製作,造成大家不便,請大家多多包涵,非常感謝大家的支持。

一年的自我衝撞期...

 (照片是朋友用田中豆漿試做的、朋友試做的、朋友試做的、朋友試做的豆漿布丁,沒有用牛奶喔!) 2016年5月,開始做豆漿剛好快二年了,這兩年來一直維持小小的規模,做不多,也沒想過要認真當成一個商業行為,煮出自己喜歡的,讓喜歡的人來買,能養活自己,也算是一種人生吧。 如果說第一年是摸索如何用傳統方法煮豆漿,第二年應該就是如何在工作與生活之間取得平衡,以及最現實的問題,在我能力許可內,讓多一點人願意支持田中豆製,但又不要太多。 就拿 facebook 粉絲頁來說好了,有些朋友希望我多花時間經營,或買廣告等等,但事實是我真的沒有什麼時間,我也不想為了寫而寫,我的個性是喜歡靜靜地把事情組織好,並一步步完成它,那才是我想要的生活,雖然和多數人花時間經營「個人品牌」這件事背道而馳,但每個人所追求的生活樣貌都不盡相同,讓自己內心舒坦,對我來說更加重要。 之前也有朋友提醒我說我的部落格都在寫自己的事情,反而很少寫豆漿,也建議我多寫些和產品有關的文章,但我自己覺得,豆漿可以再更好些,再說,與其花時間在網路上寫得文情並茂,我更希望直接讓有興趣的人試喝,讓大家自己去品嚐,喜歡的話再多認識或支持,所以我喜歡擺攤,喜歡直接面對面,畢竟我們的身體是不會騙自己的。(當然不是說在部落格介紹產品這件事不重要,而是它的優先順序總是被我排到很~~~~~~後面。) 目前還是喜歡一個人工作,也很享受,但無奈每隔一年左右就會出現一段自我衝撞期,覺得自己似乎什麼都做不好,身心俱疲,生活品質也不甚良好,加上新工作室完成後還需要時間做設備與製程的調整,所以可能會有一小段的休息時間,還有累積在腦裡許許多多的想法也漸漸可以在新工作室一點一滴的嘗試與實現。 說到底,做豆漿真的是我非常私心與個人的事,所以我衷心感謝每個曾經支持過的朋友,我真的希望不久的未來,我們的消費行為可以回歸到人與人之間相互認同的質樸,而不是淪為一種金錢與物品的交易而已。

新工作室

又是荒廢好一陣子的部落格,來說說最近在忙些什麼吧!約莫去年底,有想要找獨立工作室的念頭,當時沒有多想什麼,無意間看到一個有著古典木窗的空間,加上改建後超大的廚房空間,儘管身邊也沒什麼錢,但還是咬著牙硬把它租下來,理想中的計劃是希望租下來後一個月左右能將工作室弄好,但人生總是有許許多多的意外,硬是讓這個工作室空了好幾個月...。 首先當然就是最現實的問題「錢」,我一直秉持著無論如何都不要和親友借錢的原則,所以就決定去申請青年創業貸款,在沒有任何經驗的情況下,只能利用工作之餘,硬著頭皮去寫計劃書,好不容易寫好送到銀行,當然沒有一次成功,第一次申請沒有下文;送第二間銀行,雖然花了很長時間親自說明想法理念,承辦人員也非常認同,但他們還是建議我去另一間銀行試試看,這樣來來回回,竟然就快三個月過去了,期間我甚至還考慮,是不是真的要找代辦公司?所幸到了第三間銀行,終於通過審核。 創業貸款審核過後,心裡的大石頭並沒有放下,反而接下來才是繁雜的開始,一樣早起煮豆漿、外送,還要利用空檔找水電師傅、找爐台、冰箱、工作檯面、烤箱、置物空間,加上貸款金額並沒有太高,每筆費用都必須精打細算,花時間找狀態好的二手品,絕對是比買全新的更為優先....。 先前提到,工作室一進門有著一對老派古典木窗,與有著歲月痕跡的磨石子地板,空間非常舒適,只要加上簡單的桌椅就很有味道,加上門口有個小院子,與有點斑駁的圍牆,腦裡有非常多想法跑出來,想像著未來這個空間的樣貌,心裡滿是期待。因此現在除了設備是進行式外,一入門的空間也是另一個有趣的期盼。 再來就是以前一直在心中不斷想做的想法:茶葉加豆漿,但一個人要做所有的工作,加上新工作室的瑣事,幾乎無法花時間去找合適的茶葉,前陣子有朋友非常熱心拿了一些茶葉給我實驗,當然還要測試最合適的熬煮方法,有些品質好的茶葉搭配豆漿非常好,有些則否,但無奈好的茶葉價格也非常「漂亮」,最後只好放手去找尋更適合的茶葉,所以茶葉豆漿還要再等等。 雖然忙歸忙,幾乎沒有放鬆的時間,比領薪水時更忙碌,但很多事情都是以前不覺得自己可以做或有機會去做的,在沒有前例可循的情況下,加上我又不愛麻煩別人,唯一方法就是硬著頭皮放手一搏,做了才知道。雖然不知道接下來還會遇到什麼莫名奇妙的問題,腦袋裡也有一堆想法等著去實現,但盡其所能,在有限的範圍內做到最好,就是目前我最大的喜悅了。

新年快樂

趕著明天擺攤,一次煮三鍋豆漿。 自從父親從痛苦解脫後,算算沒有他的農曆年,已經是第四個了。父親離開後,家裡關係每況愈下,越來越多的口角,一度讓我放棄家庭這個飄渺的觀念。 開始做豆漿後,除夕不是回家幫忙準備年夜飯,而是準備初一擺攤要賣的豆漿,今年也不例外,忙到了傍晚,才回到那個曾經不願意回去的家。 往年回到家裡,不會有滿桌的年夜飯,不會有親戚熱鬧的寒暄,不會有電視應景節目傳來的吵雜,只有安靜的熟悉感,冰冷的家常菜,還有生疏的慰問。 但今年回到家,我試著作點改變,一樣吃著簡單的兩三道家常菜,拿出我親手做的豆漿給家人喝,喝著喝著,氣氛似乎也開始不同,不再是冷漠的慰問,而是又微微開始感受到親人之間無私的支持。 雖然一樣沒有久留,一樣不甚美味的年夜飯,一點改變卻讓我體會到,親人之間的年味,不需要滿桌的魚肉,不是比誰拿的紅包多,就算吃完飯後彼此各自回到房間與自己的住處,回到只有電視或音樂陪伴自己的夜晚,看著手上拿著滿滿的水果與平常不太會吃的零食,與今年唯一一個紅包,仿佛去年所有的紛亂都不存在,而我也不再如此害怕過年回家。 祝福大家新年快樂。

田中豆製產品

拖了這麼久,總算把目前穩定供應的產品,連同照片與文字整理出來,之後也會儘快把線上訂單重新修改,讓圖片多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