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顯示從 5月, 2015 起發佈的文章

[豆漿外送日記] 父親的回憶 2015.05.28

今天的豆漿外送日記只放了一張照片,當然當天還有拍了很多照片,稍晚再補寫,因為這棟大樓對我來說有特別的意義。 這棟位於民權東路與敦化北路口的建築物,因為常常送豆漿到這附近,每次經過心頭總會一酸,因為這裡是我三年前過世的爸爸退休前最後一個任職的地方。他擔任的工作不是什麼公司大主管,只是一個再基層不過的大樓管理員,就像我們現在到每棟辦公大樓都會看到的叔叔伯伯一樣,工作內容不外乎登記訪客、收信、哪裡燈管壞了請人來修等等。 約莫國小時,媽媽常常會帶我到這棟大樓來找爸爸,以前覺得這裡又高又氣派,覺得爸爸在一樓大廳上班帥氣十足,很是驕傲,也常常很故作神氣的做在爸爸的座位上,有時候遇到客人還要和他們打招呼,而且幾乎年節時都一定會到這裡,和大廳裡新年裝飾一起拍照,聖誕節時也會和聖誕樹拍照,晚上就在附近的自助餐吃晚餐,全家一起在附近走走,當時真的覺得這裡好高級,幾乎和我長大出國旅遊時,走在歐洲大街上是一樣的心情。 後來透過爸爸的介紹,媽媽也來這棟大樓擔任廁所清潔工,媽媽一個人要掃整棟十幾層樓的男女廁所,工作很辛苦,那時我應該是小五或小六,會幫著媽媽一起刷廁所、沖水、洗馬桶、倒垃圾,所以我現在對於掃廁所一點壓力都沒有,也完全不怕髒,因為什麼衛生棉、嘔吐物的,國小就在清了,那真的沒有什麼。 有天傍晚我自己在掃另一間廁所時,遇到一個小姐看到我在刷洗手台,她問了我幾歲之類的,還問了什麼我忘得差不多,我只記得很酷的沒有什麼回話,最後她在隔壁茶水間留了一大包糖果,我很開心得趕快拿到一樓給爸爸看,那種小小的獎賞帶來的感動到今天依然鮮明。 後來上國中後沒多久,爸爸就因為年紀太大被迫退休,我當然再也沒有機會走進這棟大樓。過了這麼多年再回到這附近,那天不知為何停在這棟大樓門口好一會兒,以前那種高大氣派感沒有了,以前覺得有如國外寬敞的馬路,現在看來只是一條普通不過的巷子。 父母親工作真的是如此平凡,家裡也很少和親戚往來,長大後我也曾經叛逆,但回過頭看看那些小時候平凡單純的快樂,再對照目前社會幾近瘋狂的氛圍,我格外珍惜。

[豆漿外送日記] 2015.05.12

豆漿外送日記又來了!這次是往中山區與大同去送,這兩個區域可說是風韻猶存,夾雜在小巷內的老建物隨處可見,真的令人感到興奮,雖然許多年久失修有點可惜,但那些過往痕跡可是扎扎實實的存在著!然後走著走著我只能感嘆書讀太少,對於許多建物細節不夠了解...。 首先送到的地方是:台北捷運公司!但那棟現代大樓實在找不出什麼好寫的,反而是旁邊這獨棟的建築吸引到我,從外觀看應該是眷村時期的建築(吧),右邊的圍牆被包起來了,二樓壁面的貼磚也很細緻,二樓的小陽台非常吸引人,在現代住家來說可說是非常的奢侈。 這是中山運動中心巷子旁的日本老屋,但狀況看起來岌岌可危,而且大約有二、三棟吧。 準備往下一個目的地走時,經過了這棟保存良好的日本文官宿舍,本來想說下次再來看,但好奇心實在按耐不住,走進一看,原來是蔡瑞月舞蹈研究社,寬闊的庭院與古樸的木造建築,大片敞開的木拉門(應該有專有名詞)與古樸的瓦片,都與後方的高樓形成強烈對比,但想趕快把豆漿送到下一個點,待了一下就速速離去了...。 接下來的路途中的亮點莫過於這幅直接在透天厝側面壁面上的畫作了,有誰知道是誰的作品嗎? 接下來經過考生都會來拜的台北文昌宮,本來沒有太大感覺,沒想到訂購的人真的是廟方人員(而且我還漏了這筆訂單!),在不斷的與訂購人道歉與加送一瓶小瓶豆漿以示補償外,也暗自希望文昌帝君有幸也能品嚐到豆漿。 送完豆漿發現廟口有攤賣蚵嗲的攤,立馬就買了一塊來吃,想不到味道還不賴,蚵仔新鮮又肯給,雖然不大,但吃起來非常滿足! 最後則是在等紅綠燈時,這棟青綠色的建築物吸引到我的目光,從門口戒備森嚴的狀況來看,應該為某達官顯要居住,但從建築樣式看來應該是日治時期末期的建築吧(我猜的),而且外觀應該有被重新粉刷過,不太像原本的樣子。 (豆漿外送日記待續...)

[豆漿外送日記] 2015.04.28/29/30

暌違已久的豆漿外送日記又來了,一樣紀錄著送豆漿時那些不是很重要的片刻或場景,這次是連續三天的觀察日記: 這裡是我每週都固定來送豆漿的地方,但今天下樓時在電梯內遇到一大群義大利人,每個都盛裝到像從「 我愛故我在 」電影裡的家族們一樣,看到我幫他們按著電梯等他們,一位貴婦人很有禮貌的對我說“grazie”這樣,身為鄉巴佬的我,還真見識到義大利人獨有的氣質。 接著往承德路走,從高中時代開始,每次到了市民大道與承德路口,總是覺得莫名的擁擠與壓力,鐵路地下化後,交通也沒比較好! 來到太原路,和繁華的東區不一樣,這裡總是可以看到歷史的軌跡與消逝的繁華,我相信這棟建築絕對有很多歷史可以說,之前也曾經看到文史工作者帶著許多外國人們在這條街上進行導覽,有機會的話我也很想參加;對了,這裡也是採買包材的好去處。 再來經過當代藝術館,正立面被「兩个习-游文富個展」的作品所包圍,雖然已經看過這個展覽,但每次經過總覺得這個作品給我的感覺是:放大版的絲瓜刷。 長安西路與中山北路口的「林田桶店」,她所傳達出來的歷史感,超過七十年的時光,豈是現在那些豪宅可以帶給我們的? 信義路口的景福門,舊台北城的東門,當然被改成現在這個樣子,也讓人無言。 前些日子擺攤時,認識了也是在做有機豆製品的廠商胡大哥,有緣聊了一下,也很豪氣的和我訂購豆漿,還送了一大包他們的豆漿給我! 後來送到大直附近,老實講,送到大直、北投地區真的很遠,光騎車來回至少就快二小時(而且我都騎很快!),所以每次來這裡,一定會忙裡偷閒一下! 以前來大直都吃旁邊的愛弟豆花,這家晴光豆花卻從來沒吃過(以前到底在幹嘛?),其實也是要買隔壁的鹽酥雞吃,然後要等很久才想說先吃碗豆花好了。 不過這間超有名的鹽酥雞,我可是去年才第一次吃(三十年從來沒吃過),味道真的不錯,不過有時胡椒鹽會失手撒太多。結果一拿到鹽酥雞就猛吃,忘了拍照...。 (豆漿外送日記待續......)

算是一種惆悵吧

今天雨下得斷斷續續,擺攤時的人潮稀稀落落,手機裡社群軟體的通知:「沒有新的通知。」